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:
定义: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。通俗的说,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。如果一个类包含多种职责,就应该把类拆分。
场景:如果类A有两个职责:d1,d2。当职责d1需要修改时,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d2功能产生问题。
方案:如果一个类包含多种职责,就应该把类拆分。分别建立两个类A、B,让A负责d1,B负责d2。当需要修改某一职责,那么将不会对另外一个功能产生影响。
定义:这一原则与继承紧密相关。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,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,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 o2 时,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,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类型。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。
场景:有一功能P1,由类A完成。现需要将功能P1进行扩展,扩展后的功能为P,其中P由原有功能P1与新功能P2组成。新功能P由类A的子类B来完成,则子类B在完成新功能P2的同时,有可能会导致原有功能P1发生故障。
// 我们需要完成一个两数相减的功能,由类A来负责。
class A{
public int func1(int a, int b){
return a-b;
}
}
public class Client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A a = new A();
System.out.println("100-50="+a.func1(100, 50));
System.out.println("100-80="+a.func1(100, 80));
}
}
运行结果:
100-50=50
100-80=20
如果我们要增加一个新的功能:完成两数相加,然后再与100求和,由类B来负责。
那么类B则要完成两个功能:
两数相减
两数相加,然后再加100
由于类A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功能,所以类B继承类A后,只需要再完成第二个功能就可以了,代码如下:
class B extends A{
public int func1(int a, int b){
return a+b;
}
public int func2(int a, int b){
return func1(a,b)+100;
}
}
public class Client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B b = new B();
System.out.println("100-50="+b.func1(100, 50));
System.out.println("100-80="+b.func1(100, 80));
System.out.println("100+20+100="+b.func2(100, 20));
}
}
类B完成后,运行结果:
100-50=150
100-80=180
100+20+100=220
方案:当使用继承时,遵循里氏替换原则。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,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。它包含以下4层含义:
定义: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,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;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;细节应该依赖抽象。
场景:类A的方法依赖类B,如果需要A通过C来实现同样的功能,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。这种场景下,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,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;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,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;假如修改类A,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。
class Book{
public String getContent(){
return "书中的故事";
}
}
class Mother{
public void narrate(Book book){
System.out.println(book.getContent());
}
}
public class Client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Mother mother = new Mother();
mother.narrate(new Book());
}
}
运行结果:
书中的故事
假如有一天,我们不是给书而是给一份报纸,让这位母亲读下报纸上的事。报纸代码如下:
class Newspaper{
public String getContent(){
return "报纸上的新闻";
}
}
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,我们需要修改原来的narrate,将入参修改。或者,我们可以新建一个方法。但是,这样也需要修改Mother的代码。使用面向接口编程,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。
public void narrate(Newspaper papper){
System.out.println(papper.getContent());
}
方案:通过面向接口编程,将方法的参数类型设置为接口。而之前的具体实现类来实现接口中的方法。
class Book implements IReader{
public String getContent(){
return "书中的故事";
}
}
class Newspaper implements IReader{
public String getContent(){
return "报纸上的新闻";
}
}
class Mother{
public void narrate(IReader reader){
System.out.println(reader.getContent());
}
}
public class Client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Mother mother = new Mother();
mother.narrate(new Book());
mother.narrate(new Newspaper());
}
}
定义:实现类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实现接口具体方法的接口。
场景:接口A需要实现方法a、b、c,具体实现类B实现方法a、b,实现类C实现a、c。所以B,C需要实现它们不需要的方法。
方案:将接口A继续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,类B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。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。
定义: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。也就是说: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。也就是说无论被依赖的类多么复杂,都应该将逻辑封装在方法的内部,通过public方法提供给外部。这样当被依赖的类变化时,才能最小的影响该类。
场景: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,耦合度越大,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,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。
// 总公司员工
public class Employee {
}
// 子公司员工
public class ChildEmployee {
}
public class ChildEmployeeService {
// 输出所有子公司员工
public void printAllChildEmployee() {
List<ChildEmployee> list = new ArrayList<ChildEmployee>();
for(int i=0; i<30; i++){
ChildEmployee emp = new ChildEmployee();
list.add(emp);
}
for (ChildEmployee childEmployee : 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childEmployee);
}
}
}
public class EmployeeService {
// 输出所有总公司员工
public void printAllEmployee() {
List<Employee> list = new ArrayList<Employee>();
for (int i = 0; i < 30; i++) {
Employee emp = new Employee();
list.add(emp);
}
for (Employee employee : 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employee);
}
}
// 输出所有公司员工
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() {
// 输出所有子公司员工
List<ChildEmployee> list = new ArrayList<ChildEmployee>();
for (int i = 0; i < 30; i++) {
ChildEmployee emp = new ChildEmployee();
list.add(emp);
}
for (ChildEmployee childEmployee : 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childEmployee);
}
// 输出所有总公司员工
List<Employee> list2 = new ArrayList<Employee>();
for (int i = 0; i < 30; i++) {
Employee emp = new Employee();
list2.add(emp);
}
for (Employee employee : list2) {
System.out.println(employee);
}
}
}
// 测试用例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EmployeeService e = new EmployeeService();
e.printEmployee();
}
}
现在这个设计的主要问题出在EmployeeService中,根据迪米特法则,只与直接的朋友发生通信,而ChildEmployee类和EmployeeService类并不应该有直接关系,从逻辑上讲总公司只与他的分公司耦合就行了,与分公司的员工并没有任何联系,而和分公司员工的相关操作应该交给分公司来处理。
方案: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:低耦合,高内聚。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。
// 修改EmployeeService类printEmployee方法,让总公司调用子公司的业务方法来实习和子公司员工的解耦合
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(ChildEmployeeService service) {
// 输出所有子公司员工
service.printAllChildEmployee();
// 输出所有总公司员工
List<Employee> list2 = new ArrayList<Employee>();
for (int i = 0; i < 30; i++) {
Employee emp = new Employee();
list2.add(emp);
}
for (Employee employee : list2) {
System.out.println(employee);
}
}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EmployeeService e = new EmployeeService();
e.printEmployee(new ChildEmployeeService());
}
}
定义:对扩展开放,对修改关闭
场景: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,因为变化、升级和维护等原因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时,可能会给旧代码中引入错误
方案:当软件需要变化时,不应该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,而是尽量通过扩展原有代码。这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,易于维护和升级。
提枪策马乘胜追击04-21 20:01
代码小兵92504-17 16:07
代码小兵98804-25 13:57
杨晶珍05-11 14:54